狗狗的皮肤病是临床发病率较高、病理过程长、类症辨别困难程度大的疾病,其致病原因较为复杂,且多种多样,仅凭经验或肉眼察看很难做出正确诊断。现在,虽然不少动物医院拥有一流的检验设施,但因操作技术水平不高,对多种病原认识不足,常常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,故致使临床治疗成效不佳,甚至拖延病情导致医源性并发症。狗狗的皮肤病有品种年龄及个体差异,受饮食结构、生活环境、应激原因的影响非常大。假如用药渠道、药物剂型、用药时间不当或继发感染会给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程度。结合多年临床工作历程,现将狗狗皮肤病的类症剖析总结如下,以飨同行。
1、皮肤病的分类及皮肤损害种类
1.皮肤病的分类有几种不一样的办法,按其发病缘由大致可分为16类。其中发病率较高的主要有寄生虫性皮肤病、真菌性皮肤病、细菌性皮肤病、变态反应性皮皮肤病等。无论哪种病因所致,均以皮肤和被毛的病理性改变为特点。
2.狗狗发生皮肤病时皮肤的损害分为原发性损害和继发性损害两种,原发性损害来自于各种致病原因导致的皮肤斑点、丘疹、结节、脓疱、水泡:继发性损害是在原发性损害之后,继发其他病原微生物而出现的鳞屑、结痂、瘢痕、糜烂、溃疡、表皮掉落、苔藓化、皮肤角化、色素沉着等。不同病因、不同个体导致的皮肤损伤程度及修复过程是有差异的。
2、皮肤病的类症辨别及诊断要素
1.狗狗寄生虫性皮肤病的临床发病率约占皮肤病的60%以上,主要有蠕形螨病、疥螨病、耳螨病、虱病、蚤病、蜱感染等,因其病原不同,致病用途有非常大差别。诊断螨病要通过镜检发现虫体。蠕形螨病具备遗传性,多发于德国牧羊狗狗、腊肠狗狗、北京狗狗,杜伯文狗狗、斗牛狗狗感染此病具备顽固性,同窝狗狗的发病率达80%~90%,患病狗狗用于繁殖或在其发情、配种后体内激素分泌水平改变而致使本病复发,或继代、隔代遗传给不一样的个体,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时可诱发本病。蠕形螨病以没有明显痒觉的皮肤渗出、结痂、形成皱褶为特点,变主要发生在头部、眼睑周围及四 肢末端。疥螨病为人狗狗共患病,以剧烈瘙痒、湿疹性皮炎为特点,主要发生在面部项、耳廓及腹侧,多发于猎狗狗、小型狮子狗狗。耳痒螨病以耳部瘙痒、耳廓内棕褐色分泌物为特点。虱病、蚤病、蜱感染常因虫体叮咬和机械性刺激导致皮肤损伤。史宾格狗狗虱感染的发生率相当高,紧急者虫体产卵及其排泄物覆盖在被毛上;蚤的唾液可以成为变应原,使寄生部位的皮肤发生直接迟发型过敏反应;不同种的蜱其致病性有较大差异,是不少血液寄生虫病的传播媒介。必须要做好狗狗的驱虫工作,按期为狗狗驱虫,譬如为狗狗佩带莎金氏除蚤去虱驱虫项圈等。
2.真菌性皮肤病中皮肤丝状菌病感染率最高,其病原体70%是狗狗小孢子菌,20%是石膏样小孢子菌,10%是须发毛癣菌,皮肤病变以鳞屑、痂皮、皮肤形成圆形脱毛或被毛断裂病灶为特点。采集病变边缘的被毛或皮屑,经处置于弱火焰上微加热后低倍镜察看,或用伍德氏灯照射病变部被毛,以见到菌丝或分节孢子群来确诊。诺卡氏菌病以颈部、四肢皮下出现波动性脓肿为特点,孢子丝菌病以 皮肤形成肉芽和溃疡为特点,芽生菌病、毛霉菌病以皮下组织肉芽肿和脓肿为特点。诊断依据均以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出孢子或菌丝为准。
3.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主如果指与食物、药品、化学物质、环境原因等刺激源有关而引起狗狗的迟发型或速发型变态反应,容易见到的有过敏性皮炎、荨麻疹、湿疹、柯利鼻等。过敏性皮炎以皮肤瘙痒、丘疹、红斑为特点,与品种、个体、免疫水平关系较大。荨麻疹以皮肤真皮上层局限性扁平丘疹快消退为特点,是速发型变态反应。湿疹是皮肤的轻型过敏性炎症,急性湿疹以点状或多形性界限不明显的皮疹伴有瘙痒和湿润为特点;1曼性湿疹以皮肤增厚和苔藓样变化及形成皱褶,并伴有色素沉着为特点。柯利鼻为皮肤对日光的紫外线过敏所致,多发生于柯利狗狗、雪特兰牧羊狗狗、丝毛狗狗、日本狗狗,以鼻梁和鼻端脱毛、红肿、渗出、糜烂、溃疡为特点。这些型的皮肤病只须切断刺激源,用抗过敏药物,同时投予低过敏处方食品即可恢复。
4.脂溢性皮肤病以脂质代谢异常所表现的皮肤角化不全,皮质腺分泌异常亢进,被毛间附有多量灰白色麸皮样鳞屑或黄褐色油脂性皮屑为特点。杜伯文狗狗、牧羊狗狗、鹿狗狗、梗等多为干性型病变,呈疏毛状况;油性型病变多发生于沙皮狗狗、可卡狗狗、斑点狗狗、斗牛狗狗、猎狗狗等,皮脂腺发达的尾根部粘附黄褐进步到仅剩脊背一条被毛为特点,多发于老龄狗狗;皮质醇增多症以母狗狗发情周期停止,雄狗狗性欲衰退,砂纸样皮肤皱襞,无瘙痒的对称性脱毛,只残留头部和四肢末端的被毛为特点;雌激素过剩症多发于5岁以上的母狗狗,以异常子宫出血和发情样症候随着肷部皮肤左右对称性脱毛为特点。黑色素表皮增厚症以病变呈两侧对称性、表皮增厚、角化和黑色素沉着为特点,多发于腊肠狗狗,长毛狮子狗狗、绠等狗狗种也有发生。激素性皮肤病一般不瘙痒、对称性脱毛,皮肤色素化,是全身症状的局部表现。
6.细菌性皮肤病的典型代表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脓皮症、趾间脓皮症。脓皮症发病部位不确定,以丘疹、脓疱疹、毛囊炎、皮肤皲裂及无瘙痒为特点;趾间脓皮症见于狗狗单肢或四肢的趾问发生脓疱,形成瘘道,本病多发于德国牧羊狗狗、罗威纳狗狗、大丹狗狗。
3、皮肤病病原测试技术要点
1.螨虫的检查,临床上常常刮取病灶部皮屑,置于显微镜下探寻虫体。要选择患部皮肤与健康皮肤交界处,用凸刃刀片使其与皮肤垂直搔刮,至皮肤微出血的深度取其搔刮物,或用力挤压病变部位,将挤出的脓汁涂在载玻片上检查更为确实,病变部陈旧或已用过药的,测试困难程度较大。
2.真菌检查多年来延续用伍德氏灯,预热后照射患部被毛或皮屑,出现荧光为狗狗小孢子菌,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不容易看到荧光,须发毛癣菌感染无荧光出现。借助显微镜直接检查或取真菌培养物,以见到真菌孢子为准。
3.激素性皮肤病主如果测定体内有关激素的变化,实验室测试困难程度较大,除教学研究外,不容易推广应用。
4.细菌性皮肤病主要在于学会皮肤正常微生物菌群的侵基础知识户,在普通培养、离别培养、真菌培养的基础上,结合生化试验确定致病菌。
5.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与接触的食物、药物、化学物质及环境原因有关,查找变应原困难程度较大,主要在于询问病史,从中获得第一手资料。
4、皮肤病的影响原因及临床误区
1.皮肤与营养的关系非常重要,食物中不饱和脂肪酸、食物中的必需脂肪酸、维生素、某些矿物质、蛋白质等都与皮肤的机能关系密切。地理环境、微生态环境对不同病因的皮肤病影响非常大。不同个体对湿度、温度感受性也有差异。
2.做好皮肤护理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,加快皮肤代谢过程,有益于保护皮肤的正常屏障功能。治疗皮肤病时的用药梯队、药物剂量、用药时间、给药渠道及药物剂型等十分要紧。临床上忽略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的结合很常见,为了消除皮肤病的瘙痒,滥用皮质类固醇制剂,尽管药效确实,但容易产生依靠。无论多大面积的皮肤病,注射给药应该说只不过一种辅助办法。患病期间洗澡过勤或很多饲喂动物内脏及含不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物,都会干扰皮肤病的治疗成效。
3.皮肤病的治疗办法不少,外用药物疗法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占有要紧地位,中医有疮疡之症,最重外治的说法。选择外用药需要知道所选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、剂型、赋形药、用法与治疗的关系。不同性质的药物固然起不一样的用途,但同一药物不同浓度也能起不一样的用途,如1%水杨酸软膏有角化促成用途,而20%水杨酸则可起到腐蚀用途。同一药物不同剂型用途不同,剂型选择不当,可引起不好的反应,如有渗出的急性湿疹,使用3%硼酸液湿敷有良效,而使用硼酸软膏外涂不但不可以制止渗出及吸收渗液,反而因妨碍局部散热增加渗出。在不一样的皮损阶段要依据适应症来选择剂型,如湿疹急性期有很多渗出应选择水溶液,无渗出要选择粉剂和水粉剂:湿疹1刻生期皮肤肥厚应选择乳剂和软膏;苔藓样变要选择搽剂和软膏。除上述浓度、剂型对疗效影Ⅱ向外,用法也是一个重点问题。
5、皮肤病的临床研究动态
1.在生理状况下,狗狗皮肤被毛中微生物的类型不少,正常茵群中条件性致病菌的离别鉴别是临床研究的主题。通过改变狗狗皮肤表面微生态环境,研究皮肤发生感染、病变的条件和致病性微生物的药敏试验是大家面对的课题。研究皮肤表面生理屏障、认识微生态环境变化与微生物的关系及生态平衡,已引起动物临床工作者的高度看重,狗狗真菌病的临床迅速诊断已构成大家关注的热门。
2.皮肤病新药的研制与开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,中草药制剂是值得进步的范围。国内地域广阔,中草药资源丰富,民间验方在高科技进步的今天,经临床验证仍然非常有潜力。 3.怎么样提升外用药的透皮性是提升药物疗效的首要条件,药敏试验与药物在皮肤中的有效浓度是有差别的,因此,透皮剂的开发具备广阔的前景。缓释剂、广谱抗菌制剂早已成为行业内的热点话题。对于皮肤免疫的研究也是皮肤病研究的一个新范围。